8月以来,连州调查队以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为契机,围绕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核心,从源头管控、技术应用与监督机制三方面协同发力,层层推进,切实提升数据采集准确性与工作效率。
一、严控源头,夯实数据根基
严格执行国家制度,强化源头数据管理。一是严格执行“三定原则”,固定采价人员、点位与频次,保障数据来源稳定。二是根据规格品特性实施差异化采集,全市119个实体采价点覆盖八大类商品,如生鲜食品月采6次,一般商品月采2-3次,增强数据可比性。三是推行采价员和报价员岗前培训,定期组织统计业务培训,确保采价人员熟练掌握规格品采集、更换等有关要求,从源头保障数据采集的规范性与一致性。
二、技术赋能,提升监测效能
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采价业务深度融合。一是全面应用电子采价设备,通过统计云App实时填报、自动校验,对异常波动及时写变动原因。二是依托统计云开展大数据集中审核,依托统计云设定阈值规则,对价格波动异常数据实时提示,提升审核效率与精准性。三是探索物联网技术,如金山文档在线编辑在CPI采价中的应用,推动数据由“纸质报价”向“电子报价”转变,有效提升数据报送效率与准确性,上报及时率达到100%。
三、强化监督,压实层级责任
着力构建全覆盖、多层次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。一是严格执行采价员自查、专业负责人审核、分管领导抽查的三级审核机制,针对性复核波动性较大的规格品数据。二是加强部门协作与宣传,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社区开展价格诚信宣传活动,引导商户规范定价,帮助消费者识别合理价格。三是将数据质量意识融入日常采价工作,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诚信诚实职业道德教育,增强采价员责任意识,确保基层工作落实到位。
首页
政务公开
资讯中心
政务服务
招商引资
走进连州
网络问政
粤公网安备 44188202000031号